若要真正做到公平,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绝非易事:第一,从理论上说,必须确立国有民营都是共产党执政的经济基础,如果这一前提不能确立,我们寻求的公平则缺乏制度根基。
2019年11月,OECD发布报告称,二十国集团(不含中国)总投资增速已经从2018年初的5%降至2019年上半年的1%。结 语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,2020年世界经济增速将小幅上升至3.4%。
为防止经济崩盘,金融危机爆发后主要发达经济体央行均实施了非常规货币政策,使得2010年至今的经济复苏并非建立在原有结构性问题已解决的基础上。受负利率政策扩散、国际金融市场风险与投资信心缺失、部分国家深陷社会动荡等因素影响,未来数年世界经济仍将在中低速轨道内前行。在存贷利率层面,负利率以前主要指银行对资金规模较大的公司存款征收手续费,而目前则指银行直接向储户征收和发放名义利率为负的存贷款,如丹麦第三大银行日德兰银行现在对大额储户的利率为-0.6%,10年期住房贷款利率为-0.5%。一是挤压商业银行盈利空间,同时打压全球银行业股票市值。鉴于迟滞世界经济增长的大多数因素在中长期内不会消失,未来数年世界经济仍将在中低速轨道内前行。
展望未来,负利率的出现与扩散、国际金融市场风险与投资信心缺失、部分国家深陷社会动荡等因素将对2020年全球经济增长产生消极影响。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(EPU)亦于2019年三季度达到创纪录水平。2016年之后,债灾、P2P爆雷潮、信托违约潮、信用债违约潮、甚至是保险机构和中小银行,爆雷一个接着一个,从编外军到正规军,从民企到国企再到政府背书平台,金融出清还处在最激烈的阶段。
过去在中国生产的企业跑到国外生产,最典型的案例是Nike和福耀玻璃。原本地方政府不允许举债,但2009年四万亿之后,出于稳增长需求,各地方政府举债的缰绳被彻底切断。2001年,出口占GDP的比重大约是20%,净出口对GDP拉动为负贡献,5年之后,这两个数据就达到了近20年的最大值35%和1.9%(当年GDP增速12.7%)。中国的城镇化率约60%,而美国、日本等发达国家城镇化率普遍达到80-90%,2015年农村人均收入约1.1万元,按照10%的年均增长速度来算,2018年大约有1.5万元,仅为人均GDP的1/4。
我们的基建增速突然骤降,出现多年未见的5%以下增速。即便如此,2013年中央一查地方政府账本,发现地方债务已高达18万亿元,这迫使中央在2014年祭出43号文,规定融资平台和地方政府脱钩。
告别世界工厂,因为我们已经不再是一个廉价劳动力大国。就在这两三年的时间里,中国经济增速不断下行,创下20多年来的新低。2017年中国的汽车销量2888万辆,占全球总销量达到历史最高点30%。第一个引擎是房地产,点燃地产的是空前的房地产刺激政策和家庭部门加杠杆。
第三,工业体系的自主性、内生性相对较弱,抗周期性比较差干预本质上是压制善 根据上面对善的理解,可以对干预做一个定义,干预就是破坏自然法则或压制人的创造性。人的创造性和人内心的自然法则一样,是人与生俱来的本性,即这种创造意义上的善是对造物主的模仿。企业家精神警觉机会,能够创造财富。
非物质的财富,如心理满足,他人的尊重和赞赏等。企业家创造的原动力是什么?一般认为是追求利润,确实,追求利润的动机会推动企业家创造,但这只能解释部分企业家的善。
他留给人们的这种善是宝贵财富,有必要予以进一步的讨论。二是社会运行的法则,两种法则都起到协调人的行动,使分工合作得以进行,从而改善人的福利,李医生的哨子没有起作用,其实说明这些法则没有得到社会的遵循,这意味着协调失败,经济陷入危险境地。
这种企业家会更警觉机会,能够发现那些单纯利润的企业家发现不了的机会,也会更极致地发挥自己的创造性。人类社会之所以生生不息,是因为上面这两种善。善的两层含义 善通常理解为慈善。比如,假如一个人不懂得经济学原理,会把干预(管制)当作善,因为他以为干预会改善福利。他们的这种善(good)会创造出更了不起的产品(goods)。比如,不允许人们做他自己内心公正的审判官提醒他做的事,良知受压迫,这就是干预。
正是人的善创造出了产品的善。第一种善使社会得以维系,第二种意义上的善使社会发展,繁荣。
企业家创造出产品,满足他人的需求,改善他人的福利,这是善。进入 朱海就 的专栏 进入专题: 善 。
这种改善意义上的善与两个因素有关,一是自然法则,二企业家精神,其中第一个层面的善是基础。经济学的意义恰在于帮助人们看到看不见的善。
这是有意地帮助他人之意。无论哪一种财富,都意味着他让他人幸福也使他自己获得了幸福。而产品的善来自于人的善,即人对规则的遵循和人的创造。比如,这一次抑制了李医生等人的善,其结果不是在经济上体现出来了吗?由于干预恶化了人们的生活水平,所以干预必然等于恶。
这种习得的善属于理性意义上的善,我们可以把这种理性意义上的善的获得称为启蒙。和重力法则一样,这两种法则都不是人设计出来的,因此可以说,善(good)的法则是上帝(God)的法则,所谓的善就是认识和遵循上帝的法则。
善的过程,也是经济的过程。最近吹哨人李文亮医生的去世引得无数人的纪念,人们感念他的善举。
当善被压制时,意味着经济的灾难。善(Good)和产品(goods)在英文上的相近也说明产品是一种善,因为产品改善了人的福利。
还有的企业家,他们的创造力来自于把改善他人幸福作为自己的责任,如乔布斯,他说活着是改变世界。因为干预破坏了构成善的自然法则和企业家精神,而两者都是经济正常运行的条件。这种行为当然是善,经济学上,善是改善的善,改善自己和他人,使福利得以增进或灾害得以避免都是善。善不仅是一个伦理学问题,也和经济学相关,并且也和经济密不可分。
警觉是一种创造性,它没有从他人手中拿走任何东西,而是无中生有地创造出东西。如限制价格压制了企业家才能,所以这种行为不是善。
拿出你的善,不断遵循自然正义的规则,不断发挥你的创造性,经济才能好,经济自然就会好。因此,干预从本质上说是对善的压制。
或者说,企业家欲求帮助他人(有意的或无意的)是一种美德或善,这种善(good)转化为产品(goods)。经济从根本上说是善驱动的。